期刊简介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院管理专业学术性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主要报道医院管理及相关学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理论探讨以及具有独创性的工作经验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667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1325/R
邮发代号: 2-235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0.00
杂志荣誉 《中国医学近次目录数据库》收录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672
- 国内刊号:11-132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综合医院急诊重点病种管理探讨
分析了综合医院支援型急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医院加强急诊重点病种管理的具体实践经验与效果,认为实施制度化流程化管理以及基于重点病种的应急预案管理,并加强急诊抢救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抢救效率.......
作者:李扬;单清;马克杰;钱厚明 刊期: 2014- 11
-
宁夏19所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情况调查
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急诊科作为综合性医院的窗口部门,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情况能从侧面反映当地的医疗水平.现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的现状进行调查,初步分析急诊科建设现况,为进一步提升西部贫困地区的卫生服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丁勇;白祥京;贾立恒;陈中伟 刊期: 2014- 11
-
对基层医院急诊学科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急诊学科建设与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急诊患者的安危.目前,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均已设立急诊科,急诊医学发展已走过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期.纵观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历程,既艰难,又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急诊科建设不规范,大多数基层医院的急诊医师专业队伍不健全,急诊医师尚没有建立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制度,没有实行急诊医学的专科准入制度,急诊医师创伤急救等急救知识掌握不全面,急诊科相关规章制度......
作者:邢玉华;刘春霄 刊期: 2014- 11
-
我院紧急呼叫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共场所,也是高危高风险人群的聚集地,当处于危急边缘的患者、家属甚至医务人员突发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呼吸急促等情况时,特别是在走廊、花园、候诊区等公共区域,如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将导致严重后果.目前,院内急救工作关注点多着重于住院患者尤其是重症的住院患者,对门诊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突发事件的院内急救关注不足[1].依据急救黄金时间[2-3],我院从快速反应、快速救治这一原则......
作者:陈正英;刘海静;马戈 刊期: 2014- 11
-
以信息化手段完善院前急救绩效考核管理
绩效考核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项基础而复杂的工作[1].承担院前急救和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120急救中心,是政府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其绩效考核管理可大大提高运行效率.我中心两年来以通讯系统改造和绩效改革为契机,应用电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将院前急救工作流程全部纳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统计、分析、考核,极大地激发了院前急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实时监控环节质量及整体服务水......
作者:张晓梅;顾乃刚 刊期: 2014- 11
-
空中急救体系运行方式探讨
介绍了空中急救体系构建的重要性以及美国、瑞士、德国等空中急救体系发展的特点和优势,针对我国空中急救发展较慢、各地急救中心空中急救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及运行模式不一、承担的急救医疗服务方式不同的现状,提出应完善突发事件空中应急救援的政府主导模式,以商业运行模式为辅,提供空中救护服务;应建立公益性与商业化经营相结合、布局合理、反应及时、运转高效的空中急救体系,提高空中急救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
作者:张擎;李金年 刊期: 2014- 11
-
急救中心指挥调度与急救人员轮岗机制初探
院前型急救中心是指采用专职从事院前急救服务运行模式的急救中心,其拥有院前急救医疗机构、人员、急救装备及指挥调度运作系统.院前急救人员管理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院前急救队伍全部归属于急救中心进行管理,如上海、厦门的运作方式;另一种是急救中心拥有部分院前急救队伍,其他院前急救网络由辖区内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急诊科共同承担,即“大调度、小院前”的形式.我中心采用“大调度、小院前”的形式运作.但是,无论哪种......
作者:洪建芳;蔡伟锋;刘菁;胡远扬;蔡东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
- 1 基于有限理性理论的患者满意度综合评价研究
- 2 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感想
- 3 区域医疗数据中心构建及实践探讨
- 4 对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再思考
- 5 服务质量分析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
- 6 研究型医院学科会聚管理实践
- 7 对医院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 8 医院临床医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9 我国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现状与建议
- 10 妇产科医院临床药学专科建设的实践体会
- 11 1例医院胜诉的医疗纠纷案分析
- 12 医院优化患者就医流程的实践与评价
- 13 分级诊疗工作进展及问题浅析
- 14 眼库的规范化管理
- 15 医院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 16 新医改以来我国医疗服务调价政策研究
- 17 首都医院文化建设考核标准初探
- 18 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 19 基于患者-疾病-医学人文层面的诊疗专注研究
- 20 医师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